5天3地,多人确诊猴痘!普通人感染几率会增大吗?如何预防?医生提醒

来源:上海嘉定    时间:2023-07-09 17:05:46

近日


(相关资料图)

国内多地

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

↓↓↓

天津

7月6日,天津市通过监测发现并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月7日,经国家临床专家组会诊,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湖南长沙

7月5日,湖南省长沙市监测发现3例猴痘确诊病例。病例分别为24岁男性、28岁男性和38岁男性。病例发现后,省、市、区(县)三级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中心迅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医疗救治等疫情处置工作。目前3例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辽宁沈阳

6月29日,辽宁省沈阳市报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该病例经复核,实验室检测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临床专家组会诊,7月3日,诊断为猴痘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此前,在刚过去的6月份,我国北京、广州也监测到猴痘病例:

北京

6月6日,北京通报近日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目前两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

广东广州

6月10日,广东省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经广东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目前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症状较轻。

什么是猴痘?

是怎么传播的?

据疾控部门介绍,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研判后于2023年5月11日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目前,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建议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健康防护。

▲不同阶段的猴痘(图|深圳卫健委)

1

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人是主要传染源。人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2

猴痘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

猴痘的潜伏期通常是6-13天,最长可到21天。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随后在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皮疹,并逐渐发展为脓疱,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3

猴痘的治疗方法: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症状在2-4周内自行消失。

4

猴痘的预防:

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

二是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三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5

做好健康监测:

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可以选择皮肤科,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

猴痘与天花有何关系?

医生:普通人群感染猴痘可能性极低

7月8日,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告诉记者,普通人群日常外出,正常工作、生活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且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症状普遍较轻。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强调,“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猴痘形成规模传播的三大途径。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多,不排除接下来接触者中会出现更多的零星关联确诊病例,但形成流行的可能性很小。此外,目前没有证据证明病毒传播跟温度有关,普通人群只要注意做好防范,感染风险极低。

李侗曾建议,接触者中如出现发烧、淋巴结肿大、疱疹等,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或感染科就诊,由专业的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来源:话匣子

编辑:武利荣

木卫三十六(对于木卫三十六简单介绍)
<< 上一篇
最后一页
下一篇 >>

X 关闭

  • 太阳能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新能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